
中方反制见效!又一美半导体巨头倒下日斗-优配,下一个轮到台积电?
中美科技博弈进入深水区,中国这次的反制,效果好得出乎所有人预料。短短一周时间,先是美船舶在宁波被征特别港务费、再是美光宣布撤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,紧接着在华市场份额从95%跌到零,阿斯麦、台积电也开始发抖。可以说,中国这套组合拳,已经让美国和它的盟友感受到了真正的“产业级地震”。

先说那笔看似不起眼的“特别港务费”。10月14日起,中国正式对挂美国旗、美国造、或有美资参股经营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。没几天,美国美森航运的“曼努凯”号货轮就在宁波被收了446万元,成了首个被“开刀”的案例。
随后带来了蝴蝶效应——、赫伯罗特这些世界级航运巨头,立刻开始绕航韩国釜山;多家航运公司紧急裁撤美国籍高管、调整董事会结构,就怕被算作“含美成分”被罚。航线改、成本涨、岗位砍,最后的损失全得美国企业自己吞下。
然而,这还只是中方反制的“前菜”,真正让美国高科技产业彻底“破防”的日斗-优配,是稀土新规。10月9日,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三项稀土出口管制公告。核心一句话:凡是使用中国稀土技术、且含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.1%的产品,再出口都必须先获得中国批准。简单理解,这相当于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上,装上了一个“中国总开关”。

这一下,首先倒下的是美光科技。10月17日,美光宣布逐步退出中国数据中心业务,放弃价值34亿美元的市场,占它全球总营收的12%。从表面上看,美光提到的是关税和网络安全审查,但业内心知肚明——真正压垮它的,是稀土断供的风险。高端存储芯片制造离不开稀土材料,而中国占全球90%以上的精炼能力。当原料供应变得不确定时,继续生产等于把命门交给别人,美光只能认栽。
英伟达的处境更尴尬。创始人亲口承认,美国的出口限制让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95%暴跌到几乎为零。那颗所谓“专供中国”的阉割版H20芯片,也彻底卖不动。原因很简单:它的制造链上同样离不开稀土。如今中国实行审批制,想卖就得报稀土成分和来源。你一旦报上,就相当于自证依赖。黄仁勋只能苦笑:“我们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。”
连欧洲都开始“打哆嗦”。荷兰的阿斯麦——全球唯一能造出EUV光刻机的企业,最近也罕见地发出悲观信号。公司总裁承认,中国客户需求明显下滑,并预计到2026年销售额将大幅下降。可问题是,它自己也逃不开中国。
制造一台EUV光刻机,里面有多达上百种稀土相关材料,从“氧化镥”抛光液到“钕铁硼”永磁体,全都离不开中国。业内测算,阿斯麦的稀土库存最多撑八周,一旦审批放缓,交付周期就会从12个月拉长到18个月日斗-优配,客户违约赔偿将多到让它吃不消。它嘴上还在嘴硬:“这对公司不是坏事。”但连员工都听得出那话里的发抖。

台积电也被卡得透不过气。它的3纳米生产线对某些重稀土的依赖度超过90%,尤其是“镝”元素——全球92%都来自中国。台积电每年从大陆进口6000吨稀土,一旦供应卡顿,良品率能直接掉30%。这对投入几百亿美元的产线来说,就是在烧钱。更糟的是,美国逼它赴美建厂,补贴迟迟不落实,成本暴涨、进度混乱。现在稀土一收紧,台积电在美也干不下去,在华也受限,进退维谷。
过去,美国用芯片制裁中国;现在,中国用稀土和制造链反制美国。稀土不是稀有,而是提纯难、链条长。中国花了几十年,从开采、分离、冶炼到高纯度加工,全链条掌握在自己手里。加上近年来国产芯片、AI算力的突飞猛进,像华为昇腾、长江存储、等不断突破,让中国第一次在科技博弈中握有真正的筹码。
你制成品卡我,我就从原料上卡你;你搞出口禁令,我就让审批权握在我手里。于是我们看到,美光撤退、英伟达停滞、阿斯麦心慌、台积电发愁——每一个都踩在中国稀土的链条上。
下一步,中国可能会继续在高端设备材料、软件算法标准上发力。要知道,当年美国制裁华为,是靠封锁芯片供应链;如今中国重塑这条链,等于是把“规则的笔”拿了回来。
美光倒下,只是开始。英伟达丢市,阿斯麦发慌,台积电焦虑——这条多米诺的下一张牌,还会是谁?可以肯定的是,未来科技战争,拼的不再是嘴上谈的技术领先,而是谁掌握了那条别人离不开的“链”。
而这一次,中国,正稳稳站在链的上游!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